/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__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重点新闻门户网 主流媒体  政府权威媒体
  首页 >> 理论在线 >> 交流研讨 >> 正文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14-05-09 16:32:00 点击: 今日评论:

    甘德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实守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于诚信,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人言为信”,“信,诚也”。诚信的基本内涵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就是诚信为本。《礼记·祭统》说:“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北宋大学者程颐说:“以实之谓信。”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诚信典故比比皆是。据《史记》记载,“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着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个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捍卫它。

        《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立本取信的故事:商鞅做了秦孝公的丞相后,想立新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告示人们,如有人将木头移到北门,奖励十金。老百姓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块木头。后来,商鞅告,能移动者给予五 十金。终于有个胆大的移动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新法得以推行。汉初有个人叫季布,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

        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所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刘邦的重用。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诚信的要求,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约束。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一个企业,诚信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个人而言,诚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每个公民正确的道德取向;对企业而言,诚信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国家民族而言,诚信是其繁荣昌盛、自强自立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一个企业,失去诚信,将会失去发展之基;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诚信,要构建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也是很难想象的。

        诚实守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诚实守信。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规律的新探索和本质的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新贡献。因此,诚实守信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核心要素和基本保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主要途径。
    
        诚信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近年来,诚信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地沟油”到“苏丹红”,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假冒商品泛滥,假文凭、假学历盛行,假政绩、假数字屡禁不绝,信用欺诈防不胜防,假新闻、假广告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是诚信缺失的具体体现。做人需要诚信,一个社会需要诚信,而一旦诚信缺失,危害甚大。

        摆脱诚信危机,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关系、提高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诚信期待,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在法律、制度、文化诸方面共同努力。

        加强诚信制度建设。不诚信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失信承担的风    险与获取的利益不成正比,对于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失信成本过低。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虽然也有涉及诚信的内容,但法律条款不够细化,缺乏明确的惩罚标准,一些处罚条例过于宽松,为失信行为的发生留下了空间。比如对于商业造假的惩罚明显滞后。根据《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经营者如果欺骗消费者、提供劣质的商业服务或假冒商品,只需要按照商品价格或者两倍的商业服务费用进行赔偿。在《产品质量法》中,如果经营者生产、销售假冒产品,也只需要承担商品价格三倍以下的处罚后果。而制假、售假的利润通常是合法经营的数倍、数十倍甚至更多。要遏制诚信缺失,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要补充和细化法律条款,明确对于不诚信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做到有法可依;在处罚量刑方面要加大惩罚力度,对于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与人民生命健康直接相关的领域实行零容忍,让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永久性取消其从业资格,做到违法必究;在执法过程中,要杜绝人情执法、创收执法等丑恶现象,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做到执法必严。

        完善诚信管理体系。诚信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本伦理秩序。将诚信问题置于社会管理中,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完备诚信管理体系,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要建立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将诚信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完善诚信的社会奖惩机制,确保恪守诚信的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享有更多的便利,对不诚信主体则要予以制度化的处罚。其次,要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的内部信用监察力度,健全诚信问责制。一旦发现这些部门和单位存在欺骗、隐瞒、造假等失信行为,对相关责任人要追究行政和刑事责任。鉴于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中的基础性地位,对于政府的诚信问责尤为必要。必须强化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他们在履行政治承诺中的职责范围和权力边界,建立从政策制定、决策到实施全过程的问责体系。此外,要引导发展社会诚信组织,增强第三方力量,为这些组织深度参与社会诚信建设提供畅通的渠道。     系统培育诚信文化。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稳固的诚信关系,除了在制度建设方面努力,还必须依赖于诚信道德的培育和诚信精神的传播。诚信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而文化又是传播诚信观念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有助于使外在的诚信规范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

         首先,要在社会各领域进行诚信教育。 在学校层面,学习中华传统经典文化,通过道德知识的学习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操守,提高从业者的诚信意识。在家庭层面,在家庭之中、邻里之间,建立互信、互敬、互爱、互助的和谐关系,把诚信文化融入家庭生活。其次,营造诚信的文化风尚。诚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道德观念,我们要在当代道德语境下深度挖掘诚信的现代意义,以新的文化表达方式诠释诚信价值,以新的文化符号传递诚信观念,使诚信成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化风尚。再次,要形成诚信文化的常态传播渠道。如广泛开展以诚信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树立诚信道德典型;积极发挥现代通信手段和多媒体技术优势,建立诚信文化公共交流平台、搭建公共舆论空间,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诚信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黄晓娅
    

新闻评论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评论表单加载中...
  • 市二院召开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

  • 爱心商家购买15万斤滞销吊瓜

  • “大白”核酸采样点过生日

  • 舞阳县组织收听收看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

  • 进口商品闭环管理 企业防控精准到位

  • 网友互动
    最新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div>
    互联网新闻中心 | 认识我们 | 广告刊例 | 诚聘英才 | 网站动态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