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试笔)
该命题即指当今举国上下芸芸众生,凡所蓄有韬光养晦之才与涉猎超凡入圣之境,其胸怀博大精深之志,必立足于创新事业的浑然天成。议当今,为振兴中华国防事业的科学家,他们哪一位不都是从研究事物的“格致”道路上,以埋名隐姓,费尽无数的不眠之夜于案前敛眉沈思,以极其艰辛之苦,方将其科学原理,分别进行突破,并深知事物所潜隐的奥秘。今论此心性与精神上的专一,却堪谓赤诚钻研的可贵;这种精神恰如唐代诗人以苦吟入禅的用心所对应,这里所说的对应,即指前人为诗而练字练句所遗至今的那种不惜一切的奋发精神,恒念为文意志的尽美,作到佳处惊人;不妨请看诗圣杜甫,为文不惜个人生命作赌注,便吟咏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已显示杜甫吟诗练句不息一切难耐之苦,方作到练字练句不成死不休的毅力。又如贾岛骑驴为诗作手势,他在驴上将个人左手推推,右手敲敲的动作,使人见之说他痴,反而未知苦吟痴中意,已说明他沈醉于练字练句之苦而聚焦为“推敲”一词,遂传于后世,故称他“骑驴客”苦吟入禅迷。还有唐诗人卢延让,他为苦吟入禅躲入幽斋里,使其儿喊不应,妻唤不听,当在为文练字练句中,猛然欣喜的吟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警世之语,方始苦中有乐,乐中有趣。又如唐大历十才子钱起,月夜入梦,似若朦胧,孑身独吟,忽闻有远方传来之音“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便将这十个字笔于考场应试的末句,遂得中榜魁,并擢取“十才子”之称。综其唐代为诗作到苦吟入禅,王维醉心如痴步入醋瓮;孟浩然为诗苦吟眉毫尽落;而裴祐袖手,衣袖至穿。(见冯贽《苦吟篇》)只缘他们皆为迷恋而沉浸在苦吟思想的境界里,方导致如是错觉而多怪僻的举止行为出现。
再看如今对科学的钻研与赤诚地用心毅力,虽无留下如唐人为文入醉的那些笑柄,但古今二者克苦精神的投入,无不趋于浑然归一的努力;今从他们默默地攻开高科技事业发展与进化的原理,进一步作出目光视远的探微,对各个环节的功能奥秘,从中反复切磋琢磨,并择地验证创新事物的成果与优劣、当可试比高低。该文笔主体所论钻研与入禅,皆为尽心不悖,人所向往心愿的发展一定会实现。
国际儒学联合会
颁发证书获得者 孟巍坚
中 华 书 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