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七夕奇妙游》:传承创新中华之美,打造文化和视觉双重盛宴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文艺评论】《七夕奇妙游》:传承创新中华之美,打造文化和视觉双重盛宴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时间:2021-08-15 17:04:00 点击: 今日评论:

导读

 

8月13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前夜,由河南卫视、优酷联合出品的《七夕奇妙游》开播。如同之前的元宵、端午晚会一样,这台节目又给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在带有浓厚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东方美学视听中张扬出中国文化自信。

 

图片

 

一、源自传统,高于传统: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文化传统的同时扩充精神内涵。整台晚会融合了舞蹈、国乐、戏曲、诗词等多重元素,展示了拜七姐、七夕观星、玩磨喝乐、染指甲等七夕节民间习俗。作为七夕节晚会,“爱情”是表达的重点。晚会中设置了“月老”的角色,施法让少女们看到人间至美的爱情,既有《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生生死死,也有《梁祝》中的十八相送,还有以豫剧唱腔呈现的白娘子的绵绵情思。但是“爱情”诚可贵,“爱国”价更高。晚会将唐代著名歌舞大曲《破阵乐》搬上舞台,乐曲激昂慷慨、扣人心弦,大漠铁骑、刀光剑影中出现的是花木兰、戚家军、施琅等民族英雄形象,使得晚会在“爱情”之外又融入了“爱国”情怀。

 

图片

 

以古喻今,彰显女性文化自信。整台晚会以“情景剧”的框架模式出现,讲述了2035年女宇航员唐小天的一次神奇时空旅行,飞天将她带回唐朝,结识了医药世家出身的唐小竹和说书艺人唐小可,共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七夕节。中国女性形象在整台晚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孩子们既可以和闺蜜贴花钿、点绛唇,也可以如花木兰横刀立马征战沙场;既可以在月下穿针引线,也可以乘坐飞船上九天揽月,透露出悠远的女性文化自信。

 

图片

 

传承颂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飞天、航天元素贯穿晚会始终,源于七夕含义中对“星空”的渴望。古人没有实现的飞天梦想,今日已成为现实。主题曲《为自己鼓掌》前半部分讲述中国古人对飞天的不懈尝试与追寻,后半部分以“嫦娥”“悟空”等航天器为切入点,表现中国航天梦想的传承、延续与发展。《夜空中最亮的星》节目中,流星划过的夜空中出现了万里长城、徽派建筑等地标,同时北京、安徽、山东、江西等地名也依次出现在了屏幕下方,晚会在用这种形式向“720”河南发生特大水灾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志愿者致敬,传达出对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统美德的颂扬。

 

二、美之意象穿越时空:优秀传统文化的东方美学表达

 

“美”“美不胜收”“美得令人窒息”,这是观众给予河南台系列节日晚会最多的评价。七夕晚会中,观众们看到了飞天仙女的纤柔之美,大力“金刚”的阳刚之美,《牡丹亭》的古典之美,《给女孩》的生活之美,《夜空中最亮的星》余音绕梁的韵律之美……

 

图片

 

这些美来自厚重绵长的中华文化传统意象。节目中神都洛阳的女孩子们的服饰装扮都有据可查;重头戏《龙门金刚》中生动多样的金刚造型和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来自于主创团队对龙门石窟塑像的细细揣摩;美丽的“洛神”造型已经在河南台端午晚会中惊艳亮相,这次的七夕节目在尊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让飞天直接飞到了山间和龙门石窟大佛面前,以天地为舞台,以宇宙为背景,给观众带来更大的震撼。

 

图片

 

这些美也来自现代技术加持。晚会节目使用了包括AR、三维建模、染色等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来渲染艺术效果。舞蹈《龙门金刚》采用龙门石窟实景拍摄+AR技术合成的方式,经计算机对龙门石窟实景进行三维建模、染色、复原,舞台背景上的佛像似乎重回千年之前的初建之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神圣感穿越时空、连缀古今。

图片

 

某种意义上,表里如一的美就是主旋律的化身,美之意象中蕴藏着对故土、家国的热爱。“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心怀家国的人才能将中华文化拍得如此之美,而如此之美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又怎能不让人热爱,有什么理由不建设好、保护好?这也是河南台系列节目能够吸引观众、感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三、秉持文化自觉和自信,以高质量作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总体来看,河南台的七夕晚会以及之前的系列节日晚会,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及现代化转化,也离不开对受众需求的捕捉与满足,更离不开创作者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即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有了这种自觉和自信,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底气有骨气。而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又是建立在民富国强的经济基础上,建立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凝聚力基础上。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主流媒体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前不久,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节目创作座谈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强调指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切实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是对全国广电系统提出的要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将不断传承创新、创造转化,推出更多标杆性、时代性的优秀视听作品,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贡献更多的广电力量!


责编:高源 编审:陈向党 终审:汪中东

  • 刘尚进: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积累实战经验!

  • 漯河:携手同心 做好全员核酸检测

  • 共同谱写战“疫”之歌——中心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现场直击

  • 看了想哭!漯河有你们一定行!

  • 强化防控措施 提升防控能力 我市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互联网新闻中心 | 认识我们 | 广告刊例 | 诚聘英才 | 网站动态 | 导航搜索 | 网上投稿 | 举报投拆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