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寻遗迹 抚今追昔话沧桑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千年古镇寻遗迹 抚今追昔话沧桑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23-04-03 10:04:00 点击: 今日评论:

     记者 李宜书 许璐瑶
    巨陵镇位于临颍县城北十里,是典型的近郊型乡镇,因镇上有一巨陵,其势巍峨,故而得名。近日,记者驱车前往这座历经风雨的古镇,寻访它源远流长的历史。
    春日的巨陵,暖风轻抚,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香。行至巨陵镇娄庄村东南,楚王陵遗址和巨陵遗址两块石碑映入眼帘。为何同一处遗址名称有别?
    “相传楚王虚葬于此。虽然此处是否是楚王的陵墓无从考证,但是巨陵却真实存在。楚王陵遗址是当地流传下来的叫法,巨陵遗址是更为严谨的称呼。”娄庄村党支部书记娄学伟介绍。《临颍县志》记载:“相传为春秋时期楚王虚葬之陵,有蟒蛇出入为害,建寺庙镇之,蟒遂为所拒。”明代都御史杜楠则认为其荒诞不经,并引郦道元《水经注》曰:“大陵即巨陵,在临颍。其地属郑,春秋时以其名设大陵邑,汉设巨陵亭。”意思是春秋以来,此地一直叫大陵或巨陵,至于楚王陵的说法从未提到。
    楚王陵遗址高出地面5米,原占地120亩。后平整土地、水利建设时,不断出土石斧、蚌刀、蚌镰、骨针、陶网坠等文物,另有许多汉唐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考证确定,此地属新石器文化遗址,为古颍河岸,2008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老传说为遗址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据说,我们这里还出过金碗、金筷子。”村民娄胜甫讲起了他听说过的传说,相传附近的村庄谁家有喜事,到这儿烧香,楚王陵就会出现金碗、金筷子,村民用完后送回来,周而复始,十分灵验。但是后来有个贪婪的人将宝物昧掉一部分,没有如数归还,楚王陵就不再出金碗、金筷子了。
    站在遗址上极目远眺,记者仿佛看到古人在这里生产生活的场景。
    离开娄庄村,向东北方向行驶约十分钟,记者到了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豢龙村。豢龙村在临颍县城北15里,明清时期因修有寨子、建有城门,故名豢龙城(为临颍历史上十六连城之一),亦名御龙城。在村党支部书记赵新超和正在编写《谈古论今说豢龙》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赵群波的带领下,记者开始了探寻“刘累豢龙”故事之旅。
    “相传,夏朝帝孔甲时,天上降下两龙于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为雌雄一对。那两条龙身长好几丈,如水桶粗,龙须足有三尺长,身披麟甲,两眼似灯笼。嬉戏打闹时,两龙腾云驾雾,盘旋天空,如同跳舞一般。”赵群波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刘累豢龙”的故事,“孔甲闻听此事,就派刘累前去养龙。刘累是尧之裔孙,擅长养龙御龙,乃史学界认同的刘姓历史上首位名人,华夏刘姓始祖。自此,刘累便在这个村子精心饲养这两条龙。村中每逢大旱,百姓需要用水时,刘累就会指挥两条龙布云施雨。当地百姓惊叹不已,也对他更加的尊敬。”
    刘累养龙御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后因雌龙死,刘累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又向刘累求食。刘累怕死龙事发孔甲追究问罪,就迁徙走了。几年后,夏王不再追究此事,刘累念及当地人情意,又回到了曾经养龙的村子居住。
    “刘累豢龙”的故事也被记载在《史记·夏本纪第二》中:“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此外,翻阅史料,从《春秋》《左传》到《括地志》等,龙始终是刘累的重要标签。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对“龙”作了说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音。凡龙之属皆从龙。”那刘累所养的龙究竟为何物种呢?有一种说法为“龙即鳄鱼”。清代临颍知县沈近思写了《豢龙遗迹》的诗,诗曰:“神龙已向九天行,此地犹传古豢城。何处云雷看物变,几村烟雨课农耕。凤麟同畜知非妄,堰蜓齐观本不惊。偶向郊原寻往迹,为霖还望遍苍生。”沈近思肯定了“刘累豢龙”的真实性,并指出古代的龙是蜥蜴一样的动物。中国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34年也提出过“龙即鳄鱼”论断。
    豢龙的这些传说和记载因历史久远,又缺乏原始资料和实物佐证,已无从考究,然而“豢龙遗迹”却作为“临颍八景”之一而声名远扬。
    记者沿古寨河东岸顺着一段田间土道南行两三里,只见刘累墓静卧于麦田之中,庄严肃穆。拾阶而上,三块石碑映入眼帘,中间是刻有“夏豢龙先贤刘公累之墓”字样的石碑,左边石碑为《刘累墓志铭》,右边石碑为《重修刘公墓碑记》。“墓里还挖出过汉砖,据说因为刘邦曾行至此地,狂风骤雨无法前行,休整时得知刘姓祖先在此长眠,故重新修缮了墓地。”赵群波告诉记者,墓冢原直径30米、高8米,前有飨堂,墓园有围墙,现仅留墓冢,原墓园建筑根基尚存,现刘累墓为2015年当地群众捐资重修。2021年,刘累墓祠被认定为第二批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刘累祠堂因连遭大雨侵袭,屋面和后墙坍塌,后由村民和刘姓后人集资修缮。与此同时,我们将修建一条观光栈道,沿着幸福河将祠堂和刘累墓连接起来。”刘累墓前,赵新超讲起了豢龙村的未来,“我们将以文化旅游为抓手,着力推广、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文旅融合示范精品,以‘龙’的精神,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责编:瘦马  编审:陈向党  终审:汪中东
  • 创建为民 办好民生实事 ——漯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上)

  • 秦保强在调研创文工作时强调 拉高标杆 抓细抓实 以优异成绩 引领建设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幸福之城

  • 多向发力激发市场活力 ——我市开展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体察活动侧记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漯河 探访许慎文化园贾湖遗址

  • 打造“好人之城” 引领文明新风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