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有万般口味 唯不减安康团圆__新闻频道——漯河网-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点新闻门户网

“粽”有万般口味 唯不减安康团圆

来源:漯河日报 时间:2023-06-20 10:02:00 点击: 今日评论:

    【清】徐扬《端阳故事图册》之“裹角黍”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食俗”,粽子便是端午的时节食物。跨越千年历史的粽子,在新消费趋势的驱动下,不断迭代升级。今日之粽子,口味千万,就连固定组合的糯米,都可变化为晶莹剔透的冰粽。
    端午食粽包裹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舌尖的各种口味浓缩在一声真诚的“端午安康”里,使人们沉浸在团圆安乐的氛围中。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据考证,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最晚是在晋代。端午时节,“烹鹜角黍”(西晋周处所作的《风土记》记载)。所谓“角黍”,实际上就是粽子。“角”道出了粽子的形象,“黍”则指的是粽子里的黍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称“角黍”。唐代,粽子开始使用“莹白如玉”的糯米;宋朝时,粽子里会加入蜜饯果品等,苏东坡的诗句“时于粽里见杨梅”可为证;元明之后,包裹粽子的菰叶变为芦苇叶,且加入了豆沙、枣子、松仁等更丰富的材料。
    端午节吃粽子,自古便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它有两层含义,皆取谐音之意。一是“一举高中”,“粽”与“中”谐音。另一层含义是“光宗耀祖”。“粽”与“宗”谐音。端午吃粽子,讨个好兆头,希望家族后辈们能争气,奋发图强,为家族繁荣昌盛而奋进。
    大江南北,饮食习惯因地理人文环境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南方,嘉兴鲜肉粽以“粽香浓郁、糯而不烂、色泽亮丽、肥而不腻、咸甜适中”著称,将白糯米淘洗干净后用白糖、盐及红酱油拌匀,肉从新鲜猪腿精选,慢慢融化后的肥肉被糯米充分吸收,鲜香四溢。闽南烧肉粽以糯米为原材料,最后要蘸蒜泥、辣酱、萝卜酸而食,香甜不腻。四川椒盐豆粽由糯米、红豆、花椒面、川盐、腊肉丁杂糅而成的小粽,用大火煮熟后再用木炭烤,是“无辣不欢”者的优选。海南定安粽则在糯米中加入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食材,由柊叶包成方锥形。
    北方有北京角状甜粽、山东黄米粽和西安蜂蜜凉粽等。北京角状粽被认为是北方甜粽的代表,用糯米、江米或者黄米制成,加入红枣、豆沙、果脯等做馅料,清甜粘糯;山东黄米粽是“老资格”的粽子品种,黄黏米中包裹红枣,蘸上白糖,甜糯可口,回味无穷;西安蜂蜜凉粽外无粽叶,内无馅料,糯米制成的“菱角”如剔透白玉,淋上蜂蜜或糖浆,沁凉中带着甜香,暑热天气食用,再适合不过了。据《广州日报》
责编:瘦马 编审:陈向党  终审:汪中东
 
  • 《今朝漯河》助力城市形象“出圈”

  • 第二十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开幕 杨震宣布开幕 石秀诗马延和等出席 张雷明沈篪秦保强等致辞

  • 贾湖遗址 闪烁九千年文明光芒

  • 全省第八期“三个一批” 项目建设漯河分会场活动举行 秦保强黄钫贾宏宇王克俊等参加

  • 一座中原小城的“舌尖变革”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闻

一周 / 新闻排行



主办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 漯河市互联网新闻中心 承办:漯河市广播电视台  豫ICP备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网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17号